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戴德上师 新疆度生之旅

  2017年8月27日—9月21日,上师一行前往新疆进行为期25天的新疆度生之旅。整个行程跨越南疆北疆,共到7个城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宁(伊犁)——库车(龟兹)——喀什(疏勒)——和田(于阗)——吐鲁番(高昌),最后回到乌鲁木齐。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而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有一半在新疆境内,瑰丽多变的自然风貌和多元文化的荟萃,让新疆独具魅力、令人无法忽视。

  新疆之行,一直都在上师的计划之内。去新疆,不仅仅为了看风土人情,更是为了度众生。上师的旅行从来是和度众生连在一起,上师去那里,更重要的是要去超度当地千百年来未被超度的亡灵!尤其像新疆这个地方众生特别多,很多亡灵几百年几千年没有被超度,那边的鬼怪更是特别多,千百年来没人动它们,什么原因?

  我们看新疆历史,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传》对西域国的记录:“西域以孝武时期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公元前1世纪,佛教自克什米尔传入新疆于阗,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传播,不久跨过天山山脉,传入北疆,此后一千多年里,佛教在新疆盛极一时。玄奘法师当年经过那里时,许多西域国家都是佛国,这些佛教国家本来是应该会超度的。

  但是公元七百多年,伊斯兰教在中东一带开始兴旺,逐渐向中东、西亚传教,一直到今天的新疆。当喀喇汗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后,对佛教昌盛的于阗国发起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圣战”,最终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于阗地区,后发动了对高昌回鹘的“圣战”。
  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的传播到达第二次高潮,随后相继对库车、高昌回鹘、吐鲁番、哈密发起“圣战”,将佛教势力排挤出新疆。经过6个多世纪的传播,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宗教。

  在这一过程中,新疆经历了无数次的宗教战争,佛教遭到了灭顶之灾:佛像被捣毁,经典被焚烧,不肯改教的民众被屠杀,一个又一个佛教中心被血洗湮灭。《突厥语词典》这样写道:“我们如潮水而至,攻陷了大小城池,佛像庙宇全捣毁,给菩萨拉屎撒尿。” 种种亵渎佛像的行为令人发指。

  今天我们来到新疆,落日余晖,辽阔苍茫,但曾经的千年佛国已荡然无存,无数宏伟的佛寺也已成废墟,这片土地上几乎看不到有僧侣往来,佛教寺庙也非常稀少。

  伊斯兰教没有佛教中的超度仪式,千百年来的鬼魂得不到超度,会形成灾戾之气,从而引起更多灾难,造成更多死亡,恶性循环,了无太平。所以当上师决定前往新疆时,那里的冥界已经震动,无量众生欢喜雀跃,翘首以盼。

  上师在今年前往新疆,也和弟子融愿的几次邀请分不开。融愿在乌鲁木齐读大学,他看到上师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放大焰口,超度当地无量众生,冥阳两利,心里非常赞叹和敬佩。上师的超度力量那么大,如果能邀请上师到新疆来做大超度,那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向上师说了自己的心愿,因上师事务繁忙,这件事也一直未放上日程。
  今年三月他来参加上师在昆明举行的焰口法会,再次向上师提起。他说:上师,你最好今年来新疆。因为我快要毕业了,要离开新疆了。如果你今年能来,我还可以做一个向导,为上师的出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许是因缘成熟,经慎重考虑后,上师决定将出行计划提前,携带几位弟子,于8月下旬踏上旅途,开始了近一个月的新疆度生之旅。

  上师选择从上海坐火车前往新疆,虽然两天两夜,时间较长,但沿途经过的路线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是一条丝绸之路,尤其从西安开始,沿途经过宝鸡、天水、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哈密、鄯善、吐鲁番,到新疆乌鲁木齐,一路上都是当年玄奘法师走过的路。

  当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径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然后偷渡玉门关,通过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后又在高昌国王麴文泰的礼遇和赞助下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继续西行,经过地方包括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白,到达印度。

  只身一人穿越苍茫戈壁、黄沙漫卷,行程5万里,亲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如果没有坚定的弘法心志和大无畏的勇猛精神,是很难完成这样的壮举。所以上师常常提到玄奘法师的名言:宁可就西而死,岂肯归东而生
  弘法就要有这样的精神。上师几十年的弘法历程,无论著书、开法会,还是去各地弘法,经历了许多坎坷,遭遇了各种事情,但“若不说法度众生,是不名为报佛恩”,所以近八十高龄的上师依然毫无畏惧,带着坚定的心志在弘法道路上继续前行。

  25天的行程,我们在七个城市辗转而行,不断的坐火车,不断的收拾行李,不断的研究第二天的行程安排。每到一地,上师必定做大超度,超度千百年来未度亡魂。另一点也很重要,每个地方都有野鬼、恶鬼、凶鬼,还有精怪、魔王,甚至更大的魔王,所以上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先要降魔除妖,因为这个地方如果有大的魔妖,此地就不会太平。

  根据上师的经验,许多众生被魔妖害了以后,灵魂还给他们当奴隶,所以降伏一个魔王,可以救百万以上众生。一般的出家人很少会降魔,而道家里用的方法力量很小,而且常常是用驱除的方式对待魔妖。
  佛教讲平等、讲慈悲,上师以平等心、慈悲心降魔,降伏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改邪归正。所以上师每到一地,当地的魔王是震动的,有智慧的在上师还未召请之前,就主动前来请求皈依。跟在上师身边,几乎每天都能听闻精彩故事,这次跟随上师的融愿也非常感慨,因为很多场景都闻所未闻,一直以为小说中的情节,没想到真有此事。上师超度众生的力量,也再次证明了佛法的威猛、慈悲和智慧。

  很多弟子都知道,上师每到一地必定要去博物馆。
  原因之一,了解一个地方,最快速的莫过于博物馆,风土人情、历史人文都浓缩于此,可以知道这个地方的可贵在哪里,有的地方看着是一个荒漠地带,但曾经也繁荣似锦。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利于度众生,历史上有过哪些重大事件,出过哪些名人,发生过哪些战争,全面的了解会有利于更好的超度这个地方。度众生,不仅要有慈悲心,要有超度的力量,还要有智慧,有丰富的学识,知识面的广博更有利于弘法度生。所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喀什博物馆、和田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都留下了上师的身影。

 

 

  7座城市各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每一座城市上师都进行了各种大小超度,其中发生的故事也非常精彩,下面我就挑选一二与大家分享。

 

克拉玛依
  8月30日早上,我们从乌鲁木齐站坐了三个多小时火车到达克拉玛依。说到克拉玛依,条件反射就是克拉玛依油田,的确这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入住当晚,上师放大焰口超度当地众生。

  上师选择克拉玛依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乌尔禾区境内的世界魔鬼城。从地理而言,这里有着世界最典型的雅丹地貌,1亿3千万年前,这里是巨大的淡水湖泊,数次运动后形成了今天的戈壁台地,万年风蚀后,又演变成千姿百态的奇特地质风貌,《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等著名电影都曾取景于此。

  之所以称为魔鬼城,是因风声而得名,因该地处于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到来,黄沙漫天,故称“风城”。又因大风在群岩间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继而得名“魔鬼城”。
  白天这里游人如织,我们坐着小火车沿途参观,深浅不一的条条沟壑,裸露的石层和较软的砂岩在风雕雨琢中,的确神奇瑰丽、充满异趣。上师一路参观,一路施食撒米。

  我当时看介绍,以为魔鬼城这个名字真的是因风声而来。没想到,回到宾馆当晚,上师正式召请魔鬼城的众生前来。这一听吓一跳,原来白天这里是人的世界,晚上却的的确确是鬼怪众生们的天地。魔鬼城的鬼道众生,还有仙道的、魔道的,呼啦啦来了无数,上师为他们开示说法,并放焰口超度他们。值得一提,部分鬼道众生等上师焰口放了一半,才姗姗来迟,问缘由,原来他们起初不太敢前来,后见上师并无镇压,还给大量布施,这才敢过来。超度的众生中有不少有佛教根基,愿意皈依上师,听闻佛法,继续修持。其余的吃饱喝足,拿了许多东西欢喜而去。

 

 

伊宁
  9月1日下午离开克拉玛依,坐火车前往伊宁,晚上十点多到达。伊宁这个地方,沙俄曾和中国打仗,当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以68岁高龄带兵西征,与沙俄决一死战,最后收复失地,平定新疆,打败俄罗斯,签订《伊犁条约》,沙俄归还了侵占达11年之久的伊犁,而伊犁的首都就是伊宁,伊宁已经靠近边境,所以这也是上师选择前往的一个地方。

  在伊宁,我们参观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和汉家公主纪念馆。
  我对汉家公主纪念馆印象尤其深,公主和亲,历史上最著名的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番,汉家这两位公主的事迹还不曾听到。原来是汉武帝为了对付北方强悍的匈奴,采纳张骞的建议,和乌孙(西域第一大国,历经600多年消亡)和亲。前后嫁两位公主到乌孙,细君公主在乌孙生活时间很短,思乡忧郁而终;而解忧公主则在乌孙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和她的侍女冯嫽一起以卓越的才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最终促成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正式对西域行使主权。

  公主纪念馆游客很少,非常安静,上师参观后,就在一旁的葡萄架下做了一场超度,同时也召请了两位公主和侍女冯嫽。果然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灿烂一笔的来历都不一般,但见细君公主平平无奇,在轮回中挣扎辗转,而解忧公主和侍女冯嫽则都在天道,她们也前来受施。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前往犁河大桥参观,在桥下的公园休息,上师再放大焰口。当时正逢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像过年一样,当地人因为假期携家带口出来游玩,公园里也是非常热闹。我坐在长凳上,看人来人往,又见上师在对面静静的放焰口,此时此刻,我想阴间众生的欢喜之情可能远远超过阳间,因为古尔邦节每年都有,而没有了佛教的超度,这些阴间的众生千百年来却无人过问。上师的到来,给了他们大量的布施,还为他们开示说法,指出解脱的方向,那种欣喜,如久旱逢甘露,是远胜过阳间过节日的人们了

 

 

库车
  9月3日中午我们坐巴士前往库车,因为那段路没有火车通行,我们整整在车上晃了十多个小时,晚上一点多才到达库车,这段路程是非常辛苦,好在沿途的风光迷人。新疆有两条著名的“中国最美公路”,其中之一就是独库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因为它的贯通,南北疆的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一半。我们走的就是这条独库公路,一路上,可以看到陡峭的岩壁,奔流的河水,洒满霞光的草原,还有皑皑白雪的山峰。上师在车上不方便撒米施食,在到达库车的第二日,就为沿途经过的所有地方的众生做了一场大超度。

  库车,古称龟兹,是新疆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公元前二百多年的阿育王时期龟兹已有了佛教,公元三世纪佛教已经相当盛兴,而龟兹也成为西域佛教的中心。龟兹是佛经荟萃,翻译家辈出的地方,公元258年龟兹人白延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大乘部《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两卷和小乘部《除灾患经》一卷;公元310年,龟兹僧人佛图澄到洛阳传布佛教。两晋时期帛延帛元信帛尸梨密多等龟兹沙门都来到中原参加译经。公元343年,一代佛教领袖人物鸠摩罗什在龟兹出生,他一生翻译的经律论传共计94部、425卷,其佛学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库车,我们前往苏巴什佛寺遗址,俗称苏巴什古城,学名昭怙厘大寺。它在库车县北20公里,苍穹下,一段段的残垣断墙静静的屹立在戈壁滩上,这个景点几乎没人参观,我们去的时候只有我们几个人。但在历史上,这里曾经繁盛至极,是魏晋到唐时期龟兹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鸠摩罗什曾在此地宣讲佛法,最早赴印度求取佛经的高僧法显也曾到过这里,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曾在此地停留两月多,随后大唐僧侣纷至沓来,“晨钟暮鼓,燔火不绝”。

  如今的这座西域地区保留至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静静地躺在艳阳之下,除了我们几个参观者外,再无人烟,行走其间,从那些残存的建筑上仍旧可以感受到当年的辉煌:佛塔、庙宇、洞窟、殿堂、僧房……。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上师参观遗址时,在一静谧之处放了一场大焰口,当年的盛景仿佛穿越而来:人来人往,车马如流,许多外国人都在这里做生意,买卖兴旺,有马有骆驼,有商铺有客栈,寺庙内,无数的僧人在诵经念佛、精进修持……。上师不仅在遗址处做大超度,回来后当晚再放焰口超度当地众生。

 

 

  这个当年的佛国如今还保留了古城遗址,叫龟兹故城。我们叫了出租车到那里一看,就一段孤零零的城墙,起初还以为跑错了地方,直到看到前面竖的一块碑才确认无疑。据描述,当年的城墙气魄宏伟,不过如今看到的只是一截残垣断壁,我们看了会儿就离开了。

  没想到城墙那里的一个鬼魂却跟着我们回来了。从故城回来当晚,因为是中元节,上师再放大焰口,超度十法界众生。当晚我却睡得不安宁,不知何故。第二日我告诉上师自己的感受,师母说她当时看到房间内有个顶天立地的人站在角落里,古代模样,因为看他也没有什么恶意,也就不去理睬。于是上师把这个鬼魂召来,原来是两千多年前守城的一位将军,因为白天我们去了故城,当时上师捡了地上的一块碎砖做纪念,这位忠诚的守将也跟着我们一起回来了。

  他非常固执地守护故城,即使上师要超度他也不愿意,因为他不要离开那里。这位将军很忠于国家,人虽死了,灵魂依旧守在那里,千年不离开,可想而知,那份忠诚是渗入了骨髓,渗入了灵魂里。上师问:“你忠于谁呢?”他回答:“忠于我的君王。”问:“那你忠于的君王现在哪里去了?”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国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老百姓也没有了,君王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轮回了。经上师的分析和开示,他最终答应去上师的佛医学堂进修,以后做一名护法,他不愿意轮回,他说轮回太苦。

 

  离开库车的这天,因为是晚上的火车,下午大家在房间休息。上师再次召请龟兹这片土地上尚未皈依或还未超度的魔王精灵等,霎时天山大峡谷中万亿精灵的灵魂纷纷前来受布施,因为千年来未得超度,都已看不见身形,超度后不仅恢复身体,拿到许多东西,其中三分之一因为根基好(此地过去是佛国)愿意去佛医学堂进修,三分之一愿意为上师的弘法效力。

 

 

喀什
  坐了一晚的火车,9月7日早上我们到达喀什。
  对于喀什,诗人郭小川曾这样描述: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喀什,古称疏勒,作为丝绸古道上的西域重镇,自古就是人如蜂聚的国际商埠,古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原文化在喀什交荟。这里有历经沧桑的高台民居,有中国最早的佛塔,有古朴幽深的小巷,有艾提尕尔清真寺,有中亚第一大巴扎,有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还有“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朽”的胡杨。

  因此我们在喀什逗留了好几天,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竟然有47个民族,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当地人的相貌就和外国人一样,尤其女子高鼻梁大眼睛,非常漂亮。这边汉人不多,开车的司机也都是当地人,以至于语言交流比较困难,不过喀什算是保留了浓郁的新疆特色。

  到喀什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香妃墓,也是阿巴克霍加墓,是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陵墓。墓地埋葬了喀什“霍加政权”之王,白山派首领阿巴克霍加及其家族共5代72人,据传其中葬有乾隆皇帝的“香妃”,所以又叫香妃墓。香妃确有其人,是阿巴克霍加的重侄孙女,1720年被选入后宫,1788年病故于北京。上师在此地做大超度。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园,这位11世纪的维吾尔诗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著的《福乐智慧》至今还对人们产生深远影响。上师也在那里做了一场超度。

 

  到了喀什,一定要去市中心的喀什老城,有着千年历史,街巷纵横交错,风貌独特,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因为白天日照太强,我们到傍晚才去街巷里闲逛,新疆这边要到晚上9点多天才暗下来,一路上买了大大的囊和各种水果:无花果、蟠桃、葡萄,一直走到夜幕降临,顺便去看了热闹非凡的夜市。

 

 

  夜市里吃的东西琳琅满目,不过最显眼的就是羊肉了。在新疆,感觉空气里都是羊肉的味道,羊肉串,烤羊肉,炖羊肉,羊肉手抓饭……,羊肉的身影无处不在。
  从夜市回来,晚上做功课,羊王来了,带来很多很多羊,羊王请上师超度它的子子孙孙,上师为它们做大超度,并开示说法,因为动物道太苦了,要好好修持,脱离被毛戴角之身。

 

  喀什的另一夜景就是位于吐曼河风光带中轴线上的东湖公园了,2008年打造的景观工程,无疑为老城添了一抹亮丽的现代风光。到了夜晚:波光潋滟,灯光璀璨,气势磅礴的音乐喷泉更是让人驻足流连。上师在东湖公园为喀什的众生再做大超度。

 

 

和田
  9月11日,离开喀什,前往和田。从喀什到和田坐的火车是最老式的绿皮火车,窗都关不紧,沿途要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会儿车厢里已经黄沙铺地,连床上、枕头上都是黄沙,车厢里也没空调,只有头顶上方的壁扇来回的摇头,结果列车员为了图省事,还没到终点,就关了电扇。下午时分,日照最强烈,于是在黄沙铺地的铁皮箱里,我们苦苦熬着等待着终点的到来,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和田,古称于阗。当时的于阗国土辽阔,“西南抵葱岭与婆罗门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余里。”
  曾经佛教隆盛,汉文化兴盛,到十一世纪初(宋代),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民众都被要求改信伊斯兰教,于阗佛教逐渐衰颓。

  到达和田的当晚,上师超度当地众生,包括火车沿途经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的众生,并召请沙漠之王,来到坛城的沙漠众生无量无边,因为长期无人超度,已无身形,全是魂魄飘零,非常可怜,经上师超度,才显出身形。

  在和田的景点中除了千里葡萄长廊喀拉喀什河渠首外,原本还要参观赞木庙遗址。公元401年,前往印度取经的高僧法显来到于阗,在于阗待了三个月,在他写的《佛国记》中提到了位于和田的赞木庙,法显到的年代,于阗佛教兴盛,所以这是一座佛教寺庙。可惜现在的资料中除了相传伊斯兰修行者曾在此与蛇一同修行的故事外,几乎没有任何报道。我们的车已经到了导航所显示的大致位置,愣是找不到任何标记,问周围居民,全都茫然不知,最后只得遗憾返回。

 

  上文中曾提到在库车时有一晚睡得不安稳,是和一位古代守城将军有关。而在和田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却是和知青有关。对于知青的故事,六十多岁的人是比较熟悉的。上世纪60年代,由上海知青十万大军组成的支边青年,来到新疆建设兵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的早已回了上海,有的就在新疆扎根。我们在旅途中碰到不少上海游客,但凡中老年纪的多数都是当年在新疆工作生活过的知青。

  到和田的当晚,我刚入睡,迷糊中感到身边有人,直觉是个女子,而且很清楚的看到她的一只手,这在梦里还很少见。因为很久没遇到这样的情况,根据经验,像这样跟着上师出行,晚上也已经做过功课,她出现也没伤害我,又让我印象深刻,那多半是有事相求。我心里和她沟通:我知道你了,明天会告诉上师,你可以离开了,不要干扰我休息,这么想着,就没动静了,一夜无事。

  第二天,告诉上师,召请她来,原来是一位上海女知青,十七八岁,身形瘦小,仔细询问,原来她当年在新疆时不小心从山上掉下摔死。死后,孤魂游荡在异乡几十年,无法回上海。这个很奇怪,原来冥界也是有地域划分的,就好像不同地方有不同阎王管辖,所以鬼道众生也不是因为没了身体,就可以随意穿梭各地。现在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以前的人那么重视叶落归根这件事了。
  晚上上师放大焰口时,她也来受布施,但她更想请上师帮助她回沪,所以才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相求。问明缘由,上师同意她可以跟随我们回上海,届时由上海阎王这边接收。后来,我们回上海之前,上师特意又召请她来,结果一下子来了六七个,都是上海知青,当年死在了新疆,结果他们都跟我们回了上海。

 

吐鲁番
  9月14日下午,从和田前往吐鲁番,坐了一夜的火车,于第二天上午到达吐鲁番。

  吐鲁番,也是过去的高昌王国,当年玄奘西行取经,与高昌王麹文泰的一段故事为世人称道。虔诚信仰佛教的高昌王与玄奘结拜兄弟,于交河挥泪相别,并为玄奘西行慷慨资助、提供方便,使玄奘顺利走过西域,翻越昆仑山,玄奘写信给麹文泰:“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

  所以到吐鲁番,我们自然要去参观高昌古城。坐落在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城,大部分的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保存较好的遗迹寥寥可数。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遗迹,占地近一万平米,由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部分组成。置身其中,可以遥想当年高昌王国的繁荣昌盛。

 

 

 

  交河故城也值得一去,公元前2世纪由姑师(后称车师)人开创,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两千多年,是古西域三十六城廓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也是丝绸之路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重要中心城镇,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而逐渐衰落,最终废弃。

  参观中,上师边看边撒米超度,当年喧闹的街市景象似乎又历历在目。看许多古迹,常有沧海桑田之感,许多曾经的繁荣之地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萧条,乃至销声匿迹。成、住、坏、空,天地间一切有情均因循着这一规律。

 

 

 

乌鲁木齐
  17日,回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地处北疆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884年,清朝政府正式批准新疆建省,定乌鲁木齐为首府,从此乌鲁木齐成为新疆省的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我们两次到达乌鲁木齐,上师当晚均做大超度。在乌鲁木齐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我们主要参观了乌鲁木齐的两个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及新疆国际大巴扎文庙

  “巴扎”是阿拉伯语“市场、集市”的意思,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巴扎的规模是当地市场繁荣的重要标志。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如今新疆国际大巴扎远超于它,堪称“世界第一大巴扎”,占地近4万平米,3千多个商铺,还有80米高的观光塔和旁边气势宏伟的清真寺。
  我们去过喀什的大巴扎,那里当地人多,更像日常生活集市,而乌鲁木齐的大巴扎旅游氛围更浓。这里的建筑有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商品种类很多,服务也很现代,微信支付、快递发货,你只要有体力,在里面待一天也没问题。
  从大巴扎出来,我们又去了旁边的二道桥市场,它就有年头了,最早开始于清代宣统年间,是南北疆少数民族以及西亚、中亚地区的商品交换中心,现在作为民族商业区依然有着它的独特地位,商品的民族色彩更浓。信步走进一家商场:各种民族服饰、花帽、小刀、乐器、挂毯、还有民族医药品……,店主也多为当地人。

 

 

  文庙是新疆唯一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风格的庙宇建筑群,它靠街而立,门前杨树成行,庙内青砖筒瓦,古色古香。文庙不大,去的时候也没什么游客,倒更显清幽。因为下午就要离开乌鲁木齐回上海了,所以这是我们在新疆的最后一个景点。参观后,我们坐在古树下一角,上师做了在新疆的最后一次超度,来的众生中多为文人官员,果然作为祭奠孔圣人的地方,文庙的众生素质也不一样。

 

  9月19日,我们结束了新疆之旅,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再次两天两夜,于9月21日顺利回到上海。新疆度生之旅圆满告一段落。25天的行程,上师多次放大焰口,超度新疆千百年来的无数幽冥众生,冥阳两利,相信会为新疆各民族带来更多的幸福安宁。

 

 

 

吐鲁番 柏孜克里克石窟

 

伊宁 陕西清真大寺     喀什 艾提尕尔清真寺

 

 

 

 

 

 

 

 

 

 

 
 
 

————————————上海市戴亚杰中医诊所————————————

来信地址:上海莘庄莘凌路241弄10号702室(绿梅公寓)邮编:201199 电子邮箱:daiya_jie@163.com
联 系 人:朱居士:13917327192   妙英居士:13918369472 林居士:13918416169
函件和短信请署名并略作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学佛经历等),谢谢配合!

沪ICP备06042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