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戴德上师 西藏尼泊尔

弘法度生之旅

  

  2014年8月26日—9月26日,戴德上师带领弟子们前往西藏和尼泊尔两地,展开了为期一月的朝圣及弘法度生之旅。

 

加德满都山谷

  8月26日,上师和弟子们坐上了从上海直达拉萨的火车,坐火车去西藏可以给人时间适应逐渐升高的海拔。许多人进藏之前会服用红景天等抗高反的药物,不过上师什么也没服用。两天两夜的火车,只要中途靠站,上师都会下车运动一下,说是运动,其实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上师已经做了小超度,施食的米水也在不经意间悄然洒出。

  28日傍晚我们终于到达拉萨。晚上7点多的拉萨依旧光线明亮,这里要差不多8点多天才逐渐变暗。

  在西藏最大的感受:高反、缺氧以及强烈的紫外线。进藏的前三天,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情况,程度严重的就好像感冒一样,头痛脑热,甚至胸口憋闷,不得不在床上歇着。队伍中反而是年长的上师和杨医生反应较轻。

  缺氧也令人头疼,有时快走几步都会气喘吁吁,所以在当地说话做事都要悠着点。藏地的不少寺庙都建在半山腰,参观寺庙很考验体力。好在我们是自助行,基本每天一座寺庙,参观时也是走走停停,不仅可以很仔细的参观各处经殿,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体力。

  还有那强烈的紫外线,在大街上走一会儿,眼睛就吃不消了,头皮也常常晒得发烫。虽然备着墨镜和遮阳帽,但再怎么注意,我们的肤色还是慢慢变黑了。

八廓街

  上师的旅行主要以朝圣和超度为主,所以除了参观主要的寺庙外,一些路途太远的天然美景就不去了。在西藏待了半月,以拉萨为主要据点,依次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西藏博物馆、色拉寺、哲蚌寺,期间还前往甘南的敏珠林寺、桑耶寺、青朴修行地、昌珠寺和雍布拉康参观,并前往日喀则,除了沿途的羊卓雍错湖和卡若拉冰川外,最主要的还是拜访后藏第一大寺院扎什伦布寺。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到拉萨的当晚,上师不顾旅途疲惫,依照惯例在下榻的宾馆放大焰口,超度藏地众生。此外出行时上师会根据情况做不同程度的超度:布达拉宫的斜坡上,色拉寺的台阶处,哲蚌寺的休息一角,都留下了上师超度的足迹。通常上师会先参观部分大殿,然后择一安静处做半小时的超度,做完后再继续参观。上师的超度非常灵活,尽量不引起别人注意,结手印时也很巧妙,不仔细看会以为他在健身,举手投足之间米水悄然洒出,做完后,剩余的米水再沿途一路洒去。

  一般在外面施食或做功课时,举止可以自然些。有些师兄不管任何环境,一旦做功课就非常严肃,低眉垂目、双手合十,反而引人侧目,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上师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开始施食的,又经常要在旅途中做超度,日积月累,他练就了一套随时超度而不被人注意的本事。

  参观藏地的寺庙,最大饱眼福的就是庙内供奉的各种密宗像不胜枚举,不仅相貌威严、造型各异,许多佛像、护法像都很稀有,可谓大开眼界。可惜很多寺庙都禁止拍照,令人遗憾。看到实在精彩的,忍不住会悄悄拍几张,但总是有限。

  

  

  

  不过位于拉萨西郊的哲蚌寺倒是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哲蚌寺是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整个面积达二十万平方米,只要你有时间,足足可以待上一天。而我们在那里的确待足了一天,因为它没有太多限制,许多地方都供人参观,让人非常尽兴。

  这里虽然也到处挂着不许拍照的牌子,但当我们参观某个大殿时,不同于一般喇嘛的默然,有位年长的喇嘛很主动为我们介绍起每一座佛像的名称来历,这里的僧人很多都会讲些简单的普通话。讲到开心时,他还掏出一大串佛珠和我们结缘。当上师看到大白伞盖佛母像时,惊叹于造像的精美,试探性的询问可否拍照,这位僧人笑笑:随便拍,我去挑水。说罢背起水桶走了出去。后来好几次在不同大殿参观时都会碰见他,他都会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询问我们参观了哪些地方。可惜当时被禁止拍照这一规定弄晕了,竟没想起给他留张影。同样在参观另一座经殿时,管殿的喇嘛也默许游客们拍摄精美的佛像,而不是凶巴巴的去指责。这里的喇嘛大多谦和朴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色拉寺

  

哲蚌寺

  山南之行,我们选择的是朝佛路线,这条路线不好走,但山南是西藏文明的发源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这里囊括了西藏所有的第一: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第一位赞普,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庙,第一部经书,第一块农田,第一个村庄……所以上师还是决定前往。

  果然不虚此行,无论是前藏宁玛派三大寺之一的敏珠林寺,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桑耶寺,许多高僧活佛曾经修行的青朴修行地,以及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和第一座佛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时修建的昌珠寺等,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因为山南行是跟团走,寺庙里不能多停留,也就不方便做超度了,所以到山南的当晚,大家很自觉的聚在一起,跟随上师一起做大焰口。

  

敏珠林寺

  

青朴修行地

  

昌珠寺

  

      桑耶寺            雍布拉康

  日喀则之行也同样如此,到日喀则的当晚做了大超度。日喀则不大,虽然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但在发展程度上和拉萨还是相差甚远。日喀则最瞩目的自然是班禅住锡地扎什伦布寺了。它和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和哲蚌寺并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与布达拉宫相比,它宁静许多,有着属于它的韵味。

  

  

扎什伦布寺

  到了日喀则后,一部分弟子返回拉萨坐火车回家,上师、师母和我三人则留在日喀则,准备前往尼泊尔。当时正逢尼泊尔边境山体滑坡,造成了樟木口岸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道路中断,需要徒步穿越塌方区,耗时四五小时。在拉萨时已就此事多方打听,但每人的说法不一,有的说道路已经修好,有的说非常辛苦。前往尼泊尔驻拉萨领事馆打听依然得不到确切消息,但看到签证的队伍还是那么长,每天有人去也有人回,应该问题不大,于是照原计划执行。

  我们在日喀则停留两日后,一大早从日喀则坐大巴出发,耗时一天,于傍晚抵达樟木口岸。但当我们到达樟木,碰到刚从尼泊尔回来的游客,被告知徒步山路很辛苦。上师这个年纪,实在不宜徒步,在大家好心的劝说和建议下,我们最后决定兵分两路,上师坐直升机前往加德满都,师母和我从陆路过境,届时在加都的泰米尔街区汇合,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在樟木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一早和上师在入境处告别。师母和我先行过境,因为我们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很长。整个路途,我们一共换了三部车,两部巴士一部吉普,两次徒步,第一次徒步最艰难,就是翻山,耗时两个多小时,名副其实的跋山涉水。山路本就没什么路,全是人走出来的,窄而泥泞、高高低低,一不小心很容易滑下山坡,尤其下坡时更惊险万分。我们十二万分小心的行走着,一边庆幸上师没有徒步,不然结果实在无法想象。同行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但沉重的行李是没本事拿了,好在有当地的挑夫背运,实在佩服他们可以背着沉沉的行李箱或是登山包,在山路中奔波。

  早上出发,直到傍晚六点多,我们才筋疲力尽的到达加德满都,与早已在那里焦急等候我们的上师汇合,当时的激动心情真是一言难尽。

  

从日喀则到樟木的路上

  

前往加德满都的路上

  从日喀则到尼泊尔的旅途,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尤其尼泊尔边境塌方的这段路,跋涉之辛苦是超出想象的,我们这次能安然无恙,全靠佛菩萨加持。旅行是辛苦劳神的,这让我们更敬佩历史上的那些高僧大德,像东晋的法显大师,唐朝的玄奘法师,他们千里迢迢西行求法,还有无数不知名的,为求法而历经艰辛的高僧大德,那时的旅途远远艰辛万倍,如果没有高远的理想和坚韧不屈的求法精神,他们如何能历尽千难万险,而矢志不渝呢。

  到达尼泊尔的当晚,上师由此事而感慨历史上弘法高僧们的伟大。当晚连夜撰写了一篇忏悔文,第二日在为尼泊尔众生放大焰口之前,带领我们一起念诵,缅怀历史上为法忘躯的高僧大德,忏悔自身无量生来的过往业障,发愿今生要全力弘法度生以报佛恩。

  我们在尼泊尔待了12天,陆续参观了加都的杜巴广场及帕坦的杜巴广场,以及好几处的皇宫博物馆、猴庙、大佛塔、烧尸庙等等。在尼泊尔的这段时间,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大大小小的超度,上师做了十多次,在下榻的旅馆,在杜巴广场高高的庙台阶上,在梦想花园的长椅上,在猴庙俯览加德满都山谷的观景台前,在烧尸庙的烧尸台旁,在不同的场合,有的是普度,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几乎每天都在做。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帕坦杜巴广场

  尼泊尔的寺庙雕刻非常精美,大多集中在杜巴广场,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帕斯帕提拿神庙,又名烧尸庙,直面死亡的地方。

  尼泊尔的国教是印度教,人们相信人死后躯壳焚烧,骨灰洒在河里灵魂就可以得到解脱。我们在烧尸庙的桥上远眺,看见河的南岸一座座的烧尸台。起初我还糊里糊涂的,以为这是曾经的习俗,现在大概没有了。忽然就看见有人群扛着绸布裹着的尸体往烧尸台走去,我们也跟随前往。

  上师是医生,医院里看得多了,我跟着大家站在尸体旁,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尤其当人们揭开尸体的面部时,我不敢细看。家属们围绕在尸体的周围,为他化妆,并在身上洒上花瓣,然后由专人抬起尸体,在烧尸台架起的木柴四周绕行几圈,接着把尸体放在木柴上,从底下点火,浓烟四起,家属们都在旁边就坐,伤心的哭泣。尸体的焚烧时间较长,等到全部焚烧完,人们把骨灰洒向河里,再用水冲洗整个烧尸台,家属们起身用神庙前的巴格玛蒂河水洗脸,然后跨过火堆,离去。紧接着又一群家属拥着一具尸体到来。

  

  

帕斯帕提拿神庙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火葬场,只是这里对外开放,随意拍照,家属们也没有任何意见。上师一直在仔细观察,我们也就在那里坐了一个下午,忙的时候,几具尸体同时在焚烧,沿河处浓烟火光四起。我们看了差不多四具尸体的焚烧,有年轻女子,有四十多岁的男子,还有年长的老人。师母说,每具尸体焚烧时,它的灵魂就在半空中看着自己的躯体被焚烧,看着自己的亲人围绕自己在哭泣。

  这么直接的看着尸体被焚烧殆尽是第一次,一个人对世间的拥有再如何,到最后终究化为青烟,什么都留不住。名利财富、夫妻儿女,乃至亲朋好友,无非缘聚,终究缘散,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呢,自己又在哪里呢。

  上师说他以前常带弟子们去火葬场,去殡仪馆参观。多看这样的场景,对世间的很多东西都会看淡,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在直面死亡时,这点会更清晰。

  将近傍晚,我们在烧尸台旁的长椅上就坐,上师放了堂大焰口。来的众生无量无边,因为当地人相信灵魂已经解脱,所以死后没有什么超度法,来的众生很苦,条件都很差。

  尼泊尔的蓝毗尼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这样一方佛教圣地如今成了印度教的天下,虽然印度教里也包含了不少佛教思想,但终究不究竟。来尼泊尔,上师多次做大超度,利益众生无数,并为他们播下了佛法的种子,来世他们会有机会接触佛法,信仰佛法。总有一天,佛教会重新在这块土地绽放光芒。

  

  

  我有时开玩笑,上师多次做大超度,为尼泊尔带来不知多大的好处,阴的众生当然感激,但阳间不知道啊。不会有人领情、也没人感激,更不会有人供养,上师不仅舟车劳顿,吃住门票样样都要自己买单,真是辛苦啊。

  针对此,上师作了生动的开示: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简而言之,当墨子得知楚国要攻打宋国,他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赶到楚国,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阻止了楚国攻宋。但他的苦心,不为宋国的老百姓所知,当他回鲁国途中经过宋国时,却被守关大夫拒之门外。墨子不是宋国人,他救宋国,非为做官或发财,纯粹出于他的哲学大义,是其救世精神的体现。

  

  上师亦是如此,他游访各地,绝非普通的旅行。他关心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的政治历史都深入了解,像2001年震惊南亚的尼泊尔王室血案,当时身为王储的狄潘德拉王子,在晚宴上枪杀了自己的父母妹妹等8位王室成员,自己也身受重伤,最后死亡。据传是因为他的婚事遭到父母反对,从而丧失理智制造了这起惨案,具体原因究竟如何众说纷纭。我们参观了皇宫,包括当年发生惨案的场地。这件惨案也迅速导致了尼泊尔君主制的覆灭,2008年尼泊尔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结束了280多年的沙阿王朝。

  被枪杀的国王口碑很好,当年万人送葬,火葬仪式也同样在烧尸庙举行,代表国王56年生命的56声礼炮每隔一分钟鸣响一声,沉重的炮声响彻加德满都夜空,直至午夜。虽然现在已是共和制国家,但许多地方迄今还挂着已故国王和王后的照片,包括我们住的旅馆。上师超度了这位已故国王,当然还包括尼泊尔历代许多国王,不过这位杀父杀母的王子得继续承受他应得的报应。

  上师解决许多阴的问题,并播撒佛教的种子,给这方土地带来巨大的好处,但阳间的众生不会明白,也不会给上师什么特殊待遇。上师去往各地,有时非常辛苦,吃住行上都要事事操心,但他做的事情却都是在利益当地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而不求回报。

  

猴庙

  

大佛塔

  旅行不单是为了欣赏风景,去感受与我们不同的生活,在上师看来,旅行是了解一方土地的历史人文,希望那里的人们生活和平幸福,更重要的是超度当地的众生,并为他们带去佛法的种子,终有一天求得究竟的解脱。

  旅途中,很多事情的面对和细节上的处理,最容易体现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在旅途中不辞辛劳的弘法,上师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不是人云亦云,而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敢于直言和担当,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一般人身上很少见的。如果用一句话概况,那就是一身正气,而正能克邪。

  在我而言,每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和成长。旅途中,我的许多缺点不断暴露,自己有时还毫无意识,上师会不留情面的指出和批评。最初我会抗拒、不愿接受,好在现在越来越快地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会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但对自己就没有那么理性了,毫不留情的直面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回想在遇见上师之前,自己所受到的指责屈指可数,因为家人总是宠爱与包容,同事间怕伤情面也是客客气气,即便好友又有几个会直言呢。但遇见上师后,被批评的次数自己都记不清了,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个“我”竟然有这么多的习气和毛病。

  上师的用心良苦,自己慢慢才明白,这是在磨去我身上的习气,这对我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我现在常常会用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我”,这样就会比较清晰。很庆幸自己遇见上师,一位可以毫不留情指出自己缺点的上师。感恩上师!

  9月26日晚上,戴德上师结束为期一月的弘法之旅,回到上海。

羊卓雍错湖

 

 

 

 

 
 
 

————————————上海市戴亚杰中医诊所————————————

来信地址:上海莘庄莘凌路241弄10号702室(绿梅公寓)邮编:201199 电子邮箱:daiya_jie@163.com
联 系 人:朱居士(手机:13917327912) 妙英居士:18930345093 林居士:13918416169
函件和短信请署名并略作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学佛经历等),谢谢配合!

沪ICP备06042614号